學校名稱:苗栗縣頭份市蟠桃國民小學

方案名稱:藝級玩家

一、方案發展的動機或目的

(一)學校現況說明(分析學校藝文師資結構、成立工作小組)

   苗栗縣蟠桃國小是一所頭份市內的新興中型小學,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至今校齡已二十二年。普通班31班,學生數831人,普通班教師60位,其中因教師調動導致藝術專長正式教師調離學校,且班級數逐年增加,故表演藝術與音樂之教學師資有不足之情形,部分班級必須由非專長教師擔任藝文教學,這些非專長教師在藝文教學的指導能力和教學技巧上,有待提升成長,故希望藉由推動藝文教學深耕計畫,透過協同教學藝術家的指導,讓校內教師漸能獨當一面進行教學。

(二)方案發展目的(以學校特色為主題結合資源)

    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我們發現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最為不易統整,師資也最難獲得。希望藉由推動藝文教學深耕計畫,結合社區豐富的相關師資,以延續既有成效並發展學校特色。結合學校國際教育特色,提供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拓展國際視野,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勇於表達自我,提升學生自信心,展現學生在藝文方面無限的可能。校內老師在協同教學過程中經常與藝術家進行專業對話,突破單打獨鬥的傳統教學模式,共同設計課程及適合學生的教材,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獲得更全面的學習經驗及更綜合的生活能力。

二、方案發展歷程

(一)短中長程發展目標

     短期目標(113學年度)

    1.深化及普及教師藝文教學專業成長:

      本校藝文教師在與藝術家協同教學攜手合作之下,能深化教學,進一步朝向教材開

      發,進行專業對話,以全面提升藝文教學品質。

    2.培養學生對藝文的興趣與熱情,以形成藝文風氣:

      透過藝文協同教學,提升教師專業力,帶給學生好的學習品質,建立學生在藝文方面

      的自信心,讓校園隨處隨時都有藝文的氣息。

    3.逐步規劃完成校本藝文特色課程:

      組織校本藝文教學領域教學群,探索藝文領域與其他學習領域課程之主體統整,整合

      藝文人力與經費資源,行政人員與教師齊心發展學校藝文特色課程,建構完整之蟠桃

      藝文特色課程架構。

   中長程目標(114-115學年度)

     1.持續深化學生學習之深度與廣度,增進學生藝文鑑賞的能力:

       讓藝術走入師生生活,體會藝術生活化之情境,強化藝術欣賞與創作體驗教學,增

       進學生藝術欣賞及創作能力,進而涵養藝術人口,豐富其生活與心靈。

 2.持續深化教師藝文教學專業成長:

       結合藝術家或專業藝文團體資源與學校藝文師資,提升校內藝術與人文教師專業知

       能,深化學校本位藝術與人文課程推展,確保藝術與人文教學品質。

     3.結合學校特色,舞動孩子的藝術美感力:

       融入學校特色素材,在經費方面,除了結合國際教育與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計畫

       的補助款項外,也期望能結合社區資源及家長會的支援,使學校成為一個充滿藝術

       氣息的校園,更希望能透過此計劃,提升社區的藝文氣息。

     4.建置藝術深耕網路雲端平台,分享藝文故事及成果:

       計畫的持續挹注藝文教育使得學習歷程產生質變,在教育現場,師生互動、學生學

       習或與藝術家交織而成的動人樂章,透過影像微電影留下美好的記憶點,藉由網路

       平台的建置,可以分享給更多熱愛藝文的人們,彼此觀摩、學習成長,也讓學生的

       學習成果得以展現。

 

(二)課程內涵(以設計創意學習活動課程)

1.結合打擊樂專家及本校教師辦理示範與協同打擊樂樂器之教學,除深入理解打擊樂

  器之發聲原理與構造外,更刺激師生創新聲響配器與演奏表達形態,培養學生欣賞

  及表演的樂趣,並藉由動手操作,來培養學生音樂技能、信心與美感能力。

     2.「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為人體配合音樂或節奏所作的各種姿態,藉著有韻律的

       動作,表達內心的思想情感,並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舞蹈能夠改善少年兒童的形

       體,帶來藝術氣質和形體美。舞蹈能夠培養少年兒童的人格魅力、合作能力和集體

       榮益感。通過集體舞蹈訓練,可以使少年兒童在舞蹈合作、競賽過程中,培養出團

       隊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意識,也能使其具有吃苦耐勞、樂觀積極的精神,時刻給人以

       大方得體、聰慧懂事的感覺。舞蹈有獨舞、雙人舞、集體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

       演好,由此訓練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紀律,培養了協作的觀

       念。舞蹈訓練可以克服彎腰駝背等一些不良的身體姿態,使身體變得挺拔; 舞蹈

       能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表現內心世界,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

       的薰陶,使孩子們熱愛生活,並能欣賞美、體驗美。

三、實施策略與具體實施內容

(一)實施策略(含自我檢討改進機制的設計)

目標

實施項目

實施策略

持續深化教師藝文教學專業成長

成立藝文團隊社群

1.每月定期檢討會議,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

2.統整藝術與人文教學,紀錄藝術家教學過程,轉化為學校本位課程。

3.辦理藝術饗宴系列活動,增加展出機會。

4.與駐校藝術家共同設計課程與教學計畫。

5.提供各年段教師專業對話,促進校內藝文活絡。

6.建置藝文深耕網站展示及分享教學成果。

持續深化學生學習之深度與廣度

課程教學

1.實施期程:113.09~114.06(共計28)

2.實施對象:國小四、五年級

3.實施方式:每班每週1節課,融入藝文課程,與教師協同教學。

4.教學策略:

  (1)透過打擊樂器的學習、創作,培養音樂感受力。

  (2)藉由舞蹈的學習安定孩子身心,提升肢體美感能力。

結合學校特色,提供藝文展演的舞台,有助學生多元化發展

藝文展演

1.利用運動會家庭日展現教學成果。

2.配合畢業典禮節目活動,展演出教學成果。

3.配合苗栗縣藝文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進行發表

4.結合國際教育及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計畫,進行打擊樂、舞

  蹈的成果展演

逐步規劃完成校本藝文特色課程

教師增能

1.實施期程:113.09~114.06(12HR)

2.實施對象:全校教師

3.實施方式:打擊樂及舞蹈教師增能研習

自我檢討改進機制

藝文教學社群會議

滿意度調查

1.於每學期期初、期中及期末召開藝文教學社群會議,針對計畫實施情

  形進行自我檢討並提出改進方案,如附件一。

2.於課程實施後,對學生、教師及家長進行滿意度調查以檢討課程的實

  施成效,作為之後改進的依據。

 

未命名相簿

目前已有4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