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藝文特色:

一、  分校辦學說明會暨特色教學成果發表會:生態藝術小學特色學習成果閃亮登場,結合資訊科技製作各站導覽簡報木藝、做蛋沙拉體驗及闖關獲番薯鼓、杯墊,活力鼓陣、舞、悠揚笛聲,行銷學校亮點。 

 

 

 

 

 

 

 

二、  校慶運動會進場舞和教學成果藝術展能:大坪分校進場舞舞動青春,讓人驚豔;活動中心教學成果展,展示木工捏塑版畫和繪畫…等多元作品,豐富而精彩。 

 

 

 

三、  期末才藝發表會綻光芒:陶笛樂聲悠揚感動人,中西現代舞曲曲風迥異,英姿颯爽、舞姿曼妙。 

 

 

 

四、  在校舉辦兩天一夜的露營體驗活動,從製作小隊旗、隊呼,手做創意披薩,營火晚會各班或個人才藝秀(歌唱舞蹈樂器談吹奏讀者劇場英語歌舞秀),大地遊戲闖關(結合英語、體育、食農與數位科技)和野炊烤肉活動…,讓學生將各領域、校訂特色課程所學運用於生活中,並展現自我才能與自信。

 

 

 

 

 

 

五、  母親節秀才藝表感恩情:『母親您真偉大』和『散步悠揚陶笛聲頌親恩中日舞曲《super girl舞出幸福感的勁歌樂舞;獻上自製的卡片和康乃馨表達對親愛家人的感謝。

六、  結合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子三計畫,發展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教師版畫-藍晒木藝自造刻印獎勵章學習興趣與技能,結合學習領域與校本特色課程,給予學生多元藝術創作機會。

七、  結合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子四計畫,發展學生多元試探活動:食農小創客鼓動笛聲小小達文西讓學生徜徉在真的自然中,發現善的事物,創作美的作品,營造美感生活。

 

 

 

 

八、  結合夏日樂學計畫--「大坪『客』,遊童趣」課程內容有「走進時光隧道」、「客家美食家」、「自然而染」、「創意無限大」、「野小孩烘窯趣」和 「版畫樂趣多」,帶領客家野小孩,走進大坪林中尋找大自然素材及祖親輩童年農村的樂趣,自製客家古早童玩、米食及烘窯樂趣。同時利用自然、環保素材,透過植物染布特利包版畫和生活科學實驗,豐富生活及裝置美化校園 

 

 

 

 

 

 

   九、  結合教育優先區計畫,發展學校特色「鼓動大坪創客情」:成立小小木工營及廿四節令鼓隊,推動「小創客教育」。動手做、木藝創造的樂趣和鼓之音樂律動,展現力與美及發展優勢及潛力。節令鼓隊參加民俗體育競賽鼓陣隊隊競賽獲佳績

 

 

 

 

十、  校外教學美感體驗活動:參觀了霧峰光復新村傳統與創新文化臺中市的后里木匠兄妹木工坊了解木材工藝發長史手作提把椅時計通霄精鹽廠認識時鹽產業的發展和手作七彩平安瓶,沉浸在美術、自然中。

 

 

 


 

 

十一、  全校師生參與竹南在地文化體驗活動—參訪慈裕宮寺廟建築之美番社‧陳家古厝之美,並透過分齡解說、解謎遊戲、分組挑戰、童玩自由玩等活動更瞭解近代台灣信仰、建築、聚落,來認識地方文化發展與特色。

 

 

 

 

十二、  全校師生至三灣校本部觀賞與聆聽三灣、南庄藝術下鄉展演活動,最後分校學生來場即興舞蹈表演,全場沉浸在音樂愉悅、舞蹈之歡樂中。

 

 

 

   十三、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改造廚房為美感校園食驗室-大坪小食堂--多功能教室,提供食農教育食育(烘焙、料理)藝品展覽和會議場域。

 

十四、  天天工作社11459到大坪分校與孩子一起分享我是天生的農夫,從場佈、佈景、燈光、服裝、道具…,激發學生對藝術--戲劇的興趣,結合食農、環境教育,欣賞藝術及培養美感素養。